标题: 零失误的 AI 主播上岗,但主持人被取代还为时尚早 [打印本页] 作者: 秋天落叶7521 时间: 2025-2-18 14:30 标题: 零失误的 AI 主播上岗,但主持人被取代还为时尚早 泉源:爱范儿
「地球不爆炸,我们不放假」,这话出自央视主持人朱广权。当时相近 2017 年夏历新年,谈到「你们电视台放假吗」的题目,他不苟言笑地讲了个段子。
但 8 年后,主持人真的可以在春节放假了。负责代班的,是和他们长得差不多的 AI 主播。
AI 假期代班,真人过年回家拍短视频
谁能想到,传统的电视节目,以一种很新的方式出圈了——蛇年春节期间,除夕至初七,《杭州消息联播》节目让 6 位 AI 主播值班。
天天,各有两位 AI 主播出镜,轮番口播,情势很像一样平常的消息节目。
图片来自:公众号「杭州综合频道」
AI 主播倒也算不上奇怪事,2024 年龙年春节,它们就已经登上了《杭州消息联播》,但当时只有 2 位 AI 主播,情势是单播。
除了地方台,AI 主播也已经出现在了更大的舞台上。央视的《2024 中国·AI 盛典》,主持人尼格买提以数字人的形象出现,恰恰他所讨论的,就是 AI 会不会取代人类的话题。
网上也不乏一些如许的声音:AI 上岗,真人主播过完年另有班上吗?从《杭州消息联播》的视频看,
AI 主播们固然吐字清楚、不会堕落,但体现还差点意思。
来由包罗但不限于:语气短缺了感情,特别是祝观众朋侪新年快乐的时间,有些呆板。固然会眨眼和稍微摇晃脑袋,但动作幅度很有限,脖子以下根本不动。浅景深的虚化效果,抠图感重,配景看起来有些假......
但也很难说,此中没有 AI 的影响。看到杭州 AI 主播上岗的消息后,Obo 和同砚们聊起播音主持的未来,他们得出一个结论:「播音员固然会被取代,主持人不会。」
当一样平常节目可以渐渐由 AI 完成,工作效坦率接被 AI 进步,「采编播」里的「播」,显得越来越「不紧张」了。但这个「播」是狭义上的,是指气候、交通等「功能性」的播音,像朗诵如许更具艺术性的表达情势,缺乏尺度,也更难被取代。
AI 解放了人类主持人的节沐日,也倒逼着主持人在播节目之外把握更多技能,空出时间做更多的「杂活」,扛摄像机、做编辑、写稿子、主持大型线下运动......总之,「主持人的职场空间会被压缩到跟记者一样」。
不嫌苦不怕累的数字人,已经随处都是了
AI 主持人,只是数字人上岗的一种情势。近来,香港大学与字节跳动互助研发的、专为广告视频计划的竖屏 Goku+ 模子,固然还没能用上,演示效果也令人瑟瑟发抖。官方以致表现,「以低 100 倍的资笔破作广告视频」。
仅通过文本提示词,Goku+ 就能天生传神的数字人视频,时长可以凌驾 20 秒,面部心情、手部动作、身材移动都很自然。
不但云云,基于文本提示词和产物图片,Goku+ 还能天生数字人和产物互动的视频。
但也不消过分焦虑,AI 数字人的作用,现在来说还是单一的。2023 年 9 月,我们写过直播间 24 小时工作的 AI 主播。它们的优点显而易见,自制、形象可控、把握多国语言、不嫌苦不嫌累不感情瓦解。
当时我以买家身份咨询了一家数字人公司,按照真人形象定制数字人,底子版 8000 元一年,高级版 3 万一年,练习素材稽核通过后,练习 2 个工作日,平台就能反馈练习结果。
定制形象是一方面,数字人直播是别的的代价,5500 元一月。我在本年 2 月又咨询了一次,直播还是这个价,支持三种开播方式:主动播,利用提前预备好的直播语料,语音大概文本;阿凡达直播,利用麦克风,真人及时驱动数字人的口型;主动播连合阿凡达直播。
但这家数字人公司,不对效果打包票,「数字人主播仅能更换部门机器化主播的工作,运营岗位相干工作更换不了,以是不允许任何效果......效果和你的产物、直播内容、拉流量的本领等因素息息相干」。
而且由于数字人的体现仍然和真人有差距,它们也没须要不绝站在台前。就像 AI 主持人更得当在假期等非黄金时段代班,直播间的 AI 主播也更得当出现在「垃圾时间」,用来冲直播时长,大概时长 12 到 24 小时的当地生存直播间,拿重复的话术轰炸。
但这不意味着,数字人对真人没有伤害。Obo 以为,AI 主持人大概会让一些播音主持新人失去在「垃圾时间」练嘴的机会,然后影响到他们的就业渠道。同样,先被 AI 直播波及的,会是那些海量的、不着名的、月薪几千、投资回报率更低的「小透明」。
AI 越善于模仿,人类越夸大在场
《杭州消息联播》AI 主播出圈之后,微博上的一个热搜词条是如许的:AI 播报 0 失误,播音专业弟子怎么办。
这就阐明白一部门人的观点:AI 能取代真人,是由于它不堕落。大概更泛泛而谈,AI 能取代真人,是由于它身上「不人性」的一面。
但这个观点着实恰恰违反了人性,大众高兴目到平常端正严厉的主持人身上,不那么一样平常的、更接地气的部门。
主持人堕落合集的花絮,由于满意了观众的恶意见意义,很轻易在视频平台走红。更有代表性的例子是,在一次《消息联播》中,主持人康辉口播了 20 多分钟,被推上了热搜,他的声音始终保持高度的专业程度,但更让观众影象深刻的,大概是他播到末了微微泛白的嘴唇,这是一个专业本领顶尖的人类积极的陈迹。
哪怕 AI 可以到达真人的程度,嘴皮子很快,始终不嘴瓢,但那会被以为是天经地义,只有人类肉身完成的,才更轻易被记着和在乎。
偶然候,这种淳厚的、要求人类在场的想法,会逆转技能的潮水。2024 年 10 月,一个波兰广播电台叫停了用 AI 取代人类的实验。
当我和 DeepSeek 聊 AI 主播的话题,它给了我一个很故意思的观点——AI 主播模仿人类颔首、眨眼的动作,试图营造「在场感」,但其本质还是「去身材化」的技能存在,导致 AI 无法实现人类主持人的「具身流传」,无法表达身材和情绪的自然共振。
很难说 AI 数字人未来会取代多少岗位,但此时现在面临 AI 主播时涌起的夷由和迟疑,不管是出于被取代的恐慌,还是由于信托 AI 无法模仿人类的情绪,本质都在表达,我们盼望人类在场,只管这大概只是我们的愿望。
以是,让真人主持人在不播节目标时间拍短视频,着实是一个太风趣的走向了。AI 可以取代夸大功能性、程式化的部门,但它没法解答有没有人乐意观看节目标题目。那些表达烟火气味的刹时,那些更轻易流传的片断,仍然须要人类切身的加入。不再夸大服从的时候,人的在场,就是最紧张的条件。